首頁 » 為什麼牙齒一直看不好?想從此不看牙醫必須養成的三個心態

為什麼牙齒一直看不好?想從此不看牙醫必須養成的三個心態

by 小編
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,我明明都很照顧牙齒,刷牙刷得很勤,也都有定期檢查牙齒,但每次回診,多少都還是會發現一些問題,甚至是牙齒越看越糟,因而感到很灰心。
 
悅庭牙醫功能修復部主任李承翰語重心長地說道:「其實我們牙醫師最多只需要三次約診,就能夠知道一個患者有沒有辦法根除他口內的問題。而且,這跟他第一次到診時口內的狀況有多糟,完全無關。」
 
能否成功治療一位牙科患者的絕對關鍵,不在醫師技術、不在醫療設備、不在疾病嚴重度、而在患者是否願意誠實面對自己,並勇於做出改變。
 
「幫我把洞暫時填起來,不痛就好,我有空再處理。」
「那個蛀空的牙根現在沒有不舒服,可以不要拔嗎?」
 
類似這樣的訴求,在診間偶爾都會聽到。而這透露出的是「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」的逃避心態。有可能是害怕複雜治療、有可能是覺得工作比牙齒重要、也有可能是哪個朋友說了什麼治療不好。
 
但認清事實,是解決所有問題的第一步。大部分的時候,牙醫師給的建議都是為了預防造成更大破壞,(例如拔除爛牙根,是為了避免嚴重感染造成周遭的牙床骨吸收)。

如果你心中有疑慮或是擔憂,其實只要老實地跟醫師說出來,很多問題(例如疼痛、併發症、治療時間)以現代的牙醫學技術大多可以避免或協調的。

 
李承翰醫師說:「就算患者只是來問一個表面的小蛀牙,我還是會一起評估全口的狀況。因為患者有這個必要,去瞭解自己真實的口腔情況。」
看牙

找出原因:去除惡習,在「教練」指導下培養新的好習慣

沒有一顆蛀牙是應該自然發生的,所有的口腔破壞都一定有原因,如果治療時只是單純症狀控制,沒有去追究背後的原因,時間久了一定會復發。
 
大部分的口腔問題,都跟每天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,例如抽菸導致的牙周病、壓力與不良睡眠品質導致的夜間磨牙、胃食道逆流造成的牙齒酸蝕或是高醣飲食造成的瀰漫性蛀牙、口呼吸造成的咬合不正與臉型改變…等。
 
所以真正的牙科治療,其實是發生在患者回家的每一天,藉由牙醫師的定期追蹤監測,來看患者在生活上的調整是否有達到效果。 
 
李承翰醫師補充道:「我們團隊特別重視這點,所以整理出了五大破壞因子(口內酸鹼失衡、咀嚼功能失調、睡眠功能失調、全身性疾病、心理壓力),並統整成問券,提供給認真想找出自己問題所在的患者改善的方向。」
 

對自己牙齒的珍惜

「我可以把牙齒都拔掉作全口假牙比較好看嗎?」
「根管治療好麻煩,可以直接拔掉植牙嗎?」
 
我必須老實說,就算到了現代醫療科技這麼先進的年代,就算是最有經驗的牙醫師與牙技師製作的牙齒,不管在精緻度還是耐用度上,都還是輸給父母幫我們製作的這副天然牙齒。
 
所以每磨掉一點牙齒、每拔掉一顆牙齒,都永遠不會再回來了,在下任何一個不可逆的決定之前,都務必再三思考。也不要認為牙齒蛀了沒關係,都可以補,殊不知在這樣的心態下牙齒只會越補越大洞。
 
李承翰醫師說:「還好以現代的陶瓷工藝與黏著科技,已經可以做到非常精準且微創的牙科治療,能夠最大量的保留上天給我們的牙齒,這是現代人的福氣。」
 

把下次看牙醫,當作你最後一次看牙

相信應該沒有人是喜歡看牙的,但越是討厭一件事,就更要鼓起勇氣一次徹底解決。越是逃避,它就只會一直追著你,而且越滾越大越嚴重。
 
下次看牙的時候,不妨認真地向你的牙醫師請教你的口腔完整狀況,並請牙醫師分析你的問題成因,一起討論出一個對天然牙齒傷害最少且最完整的治療計畫。完成它,然後未來的每次回診,就只是跟牙醫師聊聊天了,這聽起來很棒,不是嗎?
 

李承翰醫師簡介
李承翰醫師
現任:
悅庭牙醫功能修復部主任
 
主治及專長:
1. 預防牙醫學:日/夜間磨牙、減壓牙科療法、飲食管理
2. 咀嚼功能修復:全口重建、微創牙齒修復、顳顎關節障礙
3. 呼吸功能修復:打呼治療、睡眠呼吸中止症、口呼吸矯正
 
醫師學經歷:
台灣數位牙科醫學會咬合功能重建審查主席
ISPRM 國際物理治療與復健醫學學會會員
AADSM 美國睡眠牙醫學會會員
臺北榮民總醫院贋復牙科兼任主治醫師
前臺北榮民總醫院贋復牙科總醫師
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專科醫師
Invisalign 隱適美認證醫師
中華民國隱形矯正學會會員
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臨床指導教師
中華審美牙醫學會會員
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學士

看了這篇文章的人,也看了…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