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/吳文哲報導】血液扮演人體循環的重要角色,但若是血液太過混濁、濃稠,就可能導致血栓發生。除了避免攝取精緻澱粉與酒精,日常的生活習慣也可能讓血液變濁,尤其是下列五個生活習慣,韓國中醫師金素興(김소형,音譯)更建議民眾最好避免。
讓血變濁的壞習慣1:久坐
他膽固醇超標,這樣吃蛋年甩26公斤!吃蛋養生72招,只在 12月號《一天一顆蛋》!結帳輸入【DEC801】不限金額,立即享免運>>>
久坐會阻礙血液循環,尤其是腿部的靜脈血液難以回到心臟,甚至可能形成血栓。雖然呈現坐姿時,手、腳等還是可以動,感覺是清醒的狀態,但對於身體而言,卻是一種靜止狀態,不只肌肉幾乎沒有在運動、血液循環效率降低,就連呼吸也變得更淺,同時賀爾蒙代謝也無法正常運作。整體而言,由於代謝機能無法進行,能量也更容易轉化成脂肪囤積在體內與血管中。
(編輯推薦:血流變慢會造成害你中風的血栓!就算沒久坐還有6大風險)
根據統計,只要每持續坐著1小時,壽命就會減少22分鐘;而每天坐超過10小時的民眾,比起每天坐不到5小時的民眾,脂肪肝的風險也會增加9%。因此,通常會建議1小時要起身1次,並且讓身體進行動作至少3分鐘,才能夠有效避免對健康造成危害。
讓血變濁的壞習慣2:不喝水
血液想要順暢流動,就必須攝取充足的水分,不只能夠防止血液過於濃稠,還能避免血液中的老廢物質過度累積。因此,通常會建議每天至少要喝2公升的水,換算紙杯的容量大約是10杯左右。
對於總是難以達到2公升的民眾,金醫師也建議只要記得在起床時、上完廁所後、飯前及睡前各喝1杯,加上從飲食中獲得的水分,就能夠較簡單地達到2公升的攝取量。
讓血變濁的壞習慣3:暴飲暴食
會造成血液變混濁的元兇,包含多餘的糖分、脂肪及壞的膽固醇,簡單來說就是營養過剩,而引發營養過剩最代表性的飲食習慣,就是暴飲暴食。尤其是高熱量、高脂肪的飲食,若是毫無節制地攝取,就容易堆積過多的發炎物質在體內。
(編輯推薦:吃完甜食10分鐘,舊疾就發作!引起慢性發炎痠痛的8種「毒素」大公開)
當血液中多餘的血糖,與臟器或血管中的蛋白質、脂質結合,就會產生糖化終產物(AGE),這種毒素會導致老化現象產生,並且使血管壁變硬,甚至引發動脈硬化。因此除了適當的攝取飲食,也會建議將吃東西的速度放慢,若是發現自己是因為壓力導致暴飲暴食,也應該尋求專業協助。
還有兩個NG習慣可能讓血變濁!下一頁看看怎麼避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