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3C保母育兒 現代聰明爸媽必須懂的「藍光防護罩」:ASUS VivoBook S15 OLED筆電

3C保母育兒 現代聰明爸媽必須懂的「藍光防護罩」:ASUS VivoBook S15 OLED筆電

by 小編

早晨9點鐘,上班族準時開啟電腦,進入WFH線上會議模式,直盯著筆電螢幕參與線上討論,不時切換到excel、簡報視窗校對數據資料。忙得正焦頭爛額時,家中小寶貝突然大喊「要遠距上課了!快幫我開電腦!」,便跟著虛擬動畫扭腰擺臀,看著螢幕字母複習ABC。
鬧哄哄的上午,全家人各自占據客廳一角,同步進入虛擬3C世界。

【新刊搶先看】5型體質決定你會生什麼病!中醫師大推的體質中和養生法,立即免費試閱
眼看快到中午12點,忙碌媽媽趁會議空檔,抓緊時間準備午餐,「只差最後一道菜就好了」,沒想到,客廳卻傳來「媽媽!媽媽!」崩潰哭聲。原來,寶貝餓了。媽媽心急安撫,又擔心煎鍋裡的魚要焦了,只好請出「3C保母」幫忙鎮壓暴動的雙寶。
以上情境……是雙寶媽的防疫日常縮影。爸媽應接不暇,不得不「3C育兒」,但家中寶貝們緊盯電腦螢幕,幼小身心被聲光刺激制約,對眼睛的傷害非同小可。這時,爸媽得靠可降低70%有害藍光的「ASUS  OLED螢幕」筆電,解除寶貝們的藍光危機。

藍光刺激穿透 恐害眼球黃斑部損傷
寶貝孩子們習慣沉浸聲光世界,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、桌機、筆電螢幕都會釋放「藍光」。但你知道嗎?「藍光」接近紫外線光波,波長較短,介於400~500奈米(nm),而能釋出較強能量。
家醫科許書華醫師說明,藍光能量強,當穿透角膜、水晶體,進入視網膜深層,誘發自由基產生,暴露過多,時間一久,恐怕會損傷視網膜感光細胞,導致視網膜病變,而眼睛水晶體持續過濾高能量光,也容易變得混濁,白內障病變機率大增。
許書華醫師提醒,藍光容易散射,眼睛必須更用力調節聚焦,才能讓視覺成像清楚;然而,睫狀肌長期緊繃、沒辦法放鬆,不只容易疲勞不適,恐怕還會衍生「假性近視」問題。
藍光氾濫干擾退黑激素 生理時鐘大亂
長時間接觸藍光刺激,不只眼睛受不了,許書華醫師提醒,藍光也會擾亂生理時鐘,害孩子陷入「低品質睡眠」惡性循環。
許書華醫師說明,藍光會影響晝夜節律;夜間如果接觸過多藍光,大腦沒辦法精準判斷日夜,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,間接導致「越夜越清醒」,不容易培養睡意。
正值發育期的寶貝孩子睡眠品質變糟,無法熟睡入眠,恐怕影響生長激素分泌。許書華醫師提醒,孩童睡眠品質差,不只會影響長高,還可能導致肥胖、學習效率低落、情緒不佳等問題。
德國萊因、SGS護眼雙重認證 「ASUS OLED螢幕」筆電大幅降低70%有害藍光
寶貝們習慣3C日常陪伴,但他們的眼睛還沒完全發育,有害藍光更容易穿透眼睛,恐造成視網膜提早老化。想到這裡,爸媽不免擔心電腦螢幕藍光傷害孩子,這該怎麼辦?ASUS VivoBook S15 OLED筆記型電腦搭載「ASUS OLED螢幕」,採用特殊有機發光材料,可減低70%有害藍光,保護兒童眼睛。
既定印象中,藍光護眼螢幕色彩呈現都偏黃,許書華醫師表示,自身醫師工作需求,常需要閱讀大量醫學文件、個案圖像,但使用一般抗藍光屏幕時,成像色彩容易失真,實在相當苦惱。
許書華醫師分享,自從使用ASUS VivoBook S15 OLED筆電後,發現筆電螢幕色彩飽和鮮豔,就算不得已長時間工作直盯著電腦,也不會有刺激、不舒服的感覺,忍不住驚艷「終於不用再為了抗藍光而犧牲色彩準確度」!
「ASUS OLED螢幕」筆電通過德國萊因(TÜV Rheinland)、SGS護眼雙重認證,讓聰明爸媽安心選用。不僅不必再擔心螢幕藍光傷害孩子健康,能放心陪伴寶貝們度過線上學習生活,也能替長時間WFH的自己,減少視網膜損傷的風險,輕鬆保護雙眼。
藍光OUT!醫師親授「護眼5 Rules」
1.用眼30分鐘、休息10分鐘,避免長時間、近距離緊盯3C螢幕。
2.孩子使用電腦、平板時,至少距離螢幕35公分,看電視時至少遠離電視2倍對角線(假設電視對角線60公分,就至少要距離120公分)。
3.使用3C產品時,盡量選擇大螢幕,像是大尺寸的「ASUS OLED螢幕」筆電,能減緩用眼壓力;最好再挑選高度適中座椅,讓視線望向螢幕時,呈現向下15~20度俯角。
4.避免睡前使用3C產品,避免藍光抑制褪黑激素、影響睡眠品質。
5.使用可降低70%有害藍光的「ASUS OLED螢幕」筆電,減少藍光大量進入視網膜;使用時,還是要注意室內明亮、光源充足。
了解更多 ASUS VivoBook S15 OLED入手 ASUS VivoBook S15 OLED
家醫科美女醫師  許書華
學 歷: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經 歷:臺大醫院家醫部總醫師輔大附設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專 長:肥胖醫學、婦女醫學、骨質疏鬆症心身醫學、預防醫學、旅遊醫學
看了這篇文章的人,也看了…

You may also lik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