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/藍若水報導】根據「2019年台灣糖尿病年鑑」,台灣糖尿病患者人數已超過230萬,盛行率超越11%,可見糖尿病已成為台灣的新一代國病,控糖飲食知識也對民眾更為重要。近日居家長照營養師林俐岑就曾於臉書分享,一位婆婆透過每餐加一盤青菜等方法,成功降低血糖值;而先前也曾有新聞報導案例,50多歲糖尿病患者堅持肉食主義、平時完全不吃青菜,最後併發腎臟疾病、腎功能嚴重受損而須洗腎。
由此看來,蔬菜似乎是遠離糖尿病的萬靈丹?其實,要靠蔬菜改善糖尿病也有眉角,看看營養師怎麼說。
目錄
控糖不穩、蔬菜不吃 腎功能病變
糖尿病可能再衍生如心血管疾病、腎臟功能異常、知覺神經或視網膜病變等,而血糖控制對患者來說是必備功課。根據國泰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黃莉棋醫師於受訪時指出,飯前飯後的血糖測量均為重要,前後數值可協助患者辨別身體處理血糖能力,但通常患者多省略飯後血糖的檢測。
如果說血糖測量是監測控制糖尿病的守衛,那飲食觀念的正確則如同軍師,避免讓病況惡化。曾有報導指出,一名50歲的患者,因為多以外食、會偏食且不愛吃蔬菜的因素,即使已知道血糖不理想的情況下,依然堅持吃肉挑菜的習慣,導致腎功能病變,得接受洗腎治療。
(編輯推薦:空腹血糖334降到159!82歲婆婆降血糖3個秘訣竟然超簡單)
但,偏食蔬菜衍生其他健康問題
不過對多數糖尿病患者而言,關於自己的健康仍有一定的重視。蔬菜穩血糖、醣類容易促成血糖攀升,因此就有「多吃菜,不要吃飯」的偽營養說法,但醣類是補充身體熱量的營養素,短期間減少攝取,在抑制血糖飆升是有好的效果,不過長期下來,反而會出現注意力不佳、脂肪代謝低和情緒低落的問題。
根據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常務理事暨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指出,適量的醣類不會造成血糖失控,換言之,以青菜為主的飲食內容,即使控制血糖,但缺乏其他營養素,也會衍生其他健康隱憂,因此均衡飲食是糖尿病患者養生首要原則。
下一頁看看營養師堆見的進階控糖蔬菜,還有一種以為是蔬菜卻是澱粉的地雷食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