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端午節拜地基主怎麼拜?2021端午節轉運習俗、端午拜拜流程全攻略

端午節拜地基主怎麼拜?2021端午節轉運習俗、端午拜拜流程全攻略

by 小編
【早安健康/吳慧禎報導】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,2021年端午節的國曆日期是6月14日。說到端午節習俗,免不了會想到立蛋,其實端午節也是轉運除穢的大好時機,端午節正午的「午時水」,正是台灣民間過端午的重要習俗。而民俗節日少不了要祭拜、祭祖,端午節拜拜規矩也馬虎不得,端午拜拜該怎麼準備呢?

「端午拜拜好運來」,傳統來說端午節上午拜神明、中午前拜祖先、下午拜地基主,《煩惱的時候就求神吧!》一書講解民間節慶拜拜時的注意事項,了解端午節拜拜必知習俗與祭拜方式,期許全家人平安健康發大財!
(編輯推薦:端午習俗防病養生的秘密!跟著中醫養生過端午)

端午節拜拜:祭神祭祖別忘拜地基主,保佑全家平安健康

  • 端午節日期:農曆五月初五
  • 祭拜對象:神明、祖先、地基主
  • 端午節拜拜時間:

    傳統來說,端午節上午拜神明、中午前拜祖先、下午拜地基主

 神明祖先地基主
地點家中神明廳家中祖先牌位前廚房面向客廳的方位
供品熟三牲、水果、發粿、粽子、茶酒各3杯熟三牲、水果、粽子、飯菜、茶酒各3杯白飯2碗、筷子2雙、菜餚、粽子、茶酒各3杯
金銀紙壽金、刈金、土地公金刈金、銀紙刈金、銀紙、經衣

端午節拜拜:神明參拜方式

  1. 在神明廳前擺放供桌
  2. 供品:熟三牲、水果、發粿、粽子、茶酒各3杯
  3. 拜拜流程:點香後默念姓名、誠心祈求神明保佑,例如可以說:「今天五月五日端午節,弟子(信女)姓名,準備了供品和金紙敬奉,祈求神明保佑全家大小身體平安健康、萬事如意。」
  4. 香燒完75%,就可以將貢桌上的紙前取下,拜三拜後燒化。
  5. 使用的金紙:壽金、刈金、土地公金

端午節拜拜:祖先祭拜方式(拜公媽)

  1. 在祖先牌位前擺放供桌
  2. 供品:熟三牲、水果、粽子、飯菜、茶酒各3杯
  3. 點香後向祖先誠心敬奉,例如可以說:「今天五月五日端午節,兒孫誠心敬奉歷代祖先,請祖先享用,也保佑保佑全家大小身體平安健康、萬事如意。」
  4. 香燒完75%,就可以將貢桌上的紙前取下,拜三拜後燒化。
  5. 使用的金紙:刈金、銀紙

※端午拜祖先,準備熟三牲注意事項:命理專家周映君在節目《命運好好玩》講解端午節拜拜流程時特別提醒,通常拜完神明後可以將準備的牲禮直接拿過來拜祖先,也就是接著「拜公媽」,但要特別注意牲禮中的雞一定要剁開,剁的時候不可以從雞頭開始剁,要從雞翅膀和雞腳先剁下,接著再把雞肉切一切即可。

※端午拜祖先,準備其它供品注意事項:周映君老師說,通常還會多準備熟的菜食,其中會有象徵長壽的菜豆,長長的菜豆代表「吃到老、老、老」;準備當季的茄子,有吃茄子強壯、補腎的用意;當季的水果如桃子、李子;另外則是熟的肉粽、鹼粽,可以一起準備。
(編輯推薦:肉粽消化不良?按4穴位消脹氣瘦小腹,端午後輕盈回歸!)

端午節拜地基主:簡單攻略看懂地基主怎麼拜

端午節拜地基主的時間,

周映君老師認為要在下午一點半以後祭拜,但不能把拜完祖先的熟三牲拿來拜地基主,必須另外準備起來。

拜地基主要準備什麼?

  1. 在廚房面向客廳的方位擺放桌子
  2. 供品:擺上白飯2碗、筷子2雙、菜餚、粽子、茶酒各3杯
  3. 點香後向地基主誠心祭拜,例如可以說:「今天五月五日端午節,弟子(信女)姓名,準備了供品和金紙敬奉,祈求地基主保佑全家平安健康。」
  4. 香燒完75%,就可以將貢桌上的紙前取下,拜三拜後燒化。
  5. 使用的金紙:刈金、銀紙、經衣

端午節由來未必是紀念屈原?端午節的來歷原來這麼多

端午節的別稱不少,端午節還可以稱為「端陽」或「天中節」,也因為端午的「午」又通「五」,還有像是午日、重午,也都有人這樣稱呼。

在大家的印象裡,端午和愛國詩人屈原有很密切的關連。依照傳統習俗,每年端午這一天,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、吃粽子,粽子成了端午節的應景食物。一想到端午節的由來,你或許會馬上回答,這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,所以要吃粽子和龍舟競渡,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。相傳在戰國時代,忠臣屈原因為被皇帝誤會,太過傷心就投江而亡,那時候人們怕江裡的魚蝦會把屈原的身體吃掉,所以就用竹筒裝米,投入江中來餵食魚蝦,這是現在民間最流行的說法。

而根據新北市客家民俗信仰館的網站介紹,學術界參考《端午考》、《端午的歷史教育》,有學者指出端午節的由來也被認為是「龍的節日」。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:春秋時楚國人伍子胥投奔吳國,幫助吳國闔閭建立霸業,並一度攻入楚都。後來,吳王夫差因打敗越國,狂妄自大,伍子胥力勸反遭陷害,被逼用夫差賜的「歷鏤」劍自刎,死後屍體被扔入江中。傳說,從此伍子胥變成了「波濤之神」,江浙一帶百姓為悼念伍子胥,便在端午這一天舉行各種祭祀活動。

端午節習俗解密:為什麼要掛艾草、戴香包?為何端午是「惡月」要避五毒?

在端午節當天的民俗活動中還會特別準備香包,但是端午節為什麼要在胸前掛香包?其實這要從天氣和環境開始講起。農曆進入五月,正要迎接盛夏,天氣一天天熱起來,端午節作為春夏相交的象徵,此時山林間常常瀰漫著山嵐瘴氣,草木繁盛,是有毒動物、蚊蠅毒蟲大量出現的時候。「端午節,天氣熱;五毒醒,不安寧。」所謂端午「五毒」,新北市客家民俗信仰館的網站文章解釋,五毒俗指蛇、蜈蚣、蠍子、蜘蛛和蟾蜍。

過去百蟲孳生、瘟疫肆虐,古早時代很多疾病開始流行,但以前醫藥、科學知識不發達,甚至人們以為與鬼神作亂有關,當時的五月被認為是多災多難的「惡月」或「凶月」,五月初五則被稱為「惡日」。

端午節習俗戴香包驅邪避凶

以前畢竟因為醫藥不發達,配戴香包正是為了不被兇惡之物所纏上,人們會把雄黃、艾草、菖蒲和檀香磨成粉,用布包起來給小朋友掛著,希望能藉此驅邪避凶、遠離病蟲威脅,根據《煩惱的時候就求神吧!》一書,以前的婦女會將綢布縫製成錦囊狀,裡頭放入香料,與菖蒲、艾草同樣有驅邪作用,成了端午時節流行的飾物。發展到後來,就演變成配戴各式各樣的香包了。

戴香包的習俗也和插艾草、菖蒲、柳枝或榕枝,喝雄黃酒,甚至以毛筆沾雄黃酒,在小孩的額頭上寫上「王」字,也都有異曲同工之妙,防止毒蟲侵擾。

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!端午節門口插艾草、菖蒲「斬千邪」

為了驅鬼辟邪、防範蚊蟲蒼蠅孳生帶來瘟疫疾病,因此使用菖蒲、艾草等植物,用紅繩綁成一束掛在自家門口避邪,防止毒蟲侵擾,艾草和菖蒲也就成了驅邪避凶的聖物,能夠祈求身心平安。

所謂「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」,菖蒲、艾葉,傳統是要掛在大門上的,菖蒲則要剪作劍狀。命理專家周映君上節目《命運好好玩》時,也特別講解端午節掛菖蒲和艾草的習俗,艾草通常會掛在家門兩邊來驅蟲、避邪。而菖蒲看起來像長長的劍,有「斬千邪」的意涵,端午把菖蒲掛在門口就有了擋邪靈的用意。

破解端午「毒」習俗:

端午雄黃酒竟要小心砒霜毒下肚?

端午節飲用雄黃酒來驅毒避邪也是家庭仍保有傳統的習俗活動之一,其實喝雄黃酒,也是為了要強身防蟲。陳潮宗中醫師在專欄文章中提到,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「雄黃味辛溫有毒,具有解毒,殺蟲等功效;主治百蟲毒、蛇毒。」因此用雄黃可以殺毒遠蛇,殺菌防腐,若浸於米酒或高粱酒而製成雄黃酒,則可外用塗擦於疔瘡、疥癬等皮膚病,但陳潮宗中醫師也說,現在科學已經証實「雄黃」為有毒礦物,不宜內服,提醒國人須慎用。

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林中英博士解釋,端午民俗當然有其經典存在,俗話說「早端午、晚中秋」,端午時節布置雄黃酒祈雨,就能五穀豐收;而祈福儀式用畢的雄黃酒,則會抹在小朋友、嬰幼兒身上,希望能防止蚊蟲並達到驅邪的效果。然而這卻完全沒有科學根據,因為雄黃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及二氧化二砷,也就是提煉「砒霜」的主要原料,製作雄黃酒時,可能會去藥房買雄黃粉,加熱後經化學反應會變成三氧化二砷,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砒霜。喝雄黃酒有損人體健康,甚至可能引發中毒。

林中英博士指出,有機砷對人體無害,也是身體所需;砒霜屬無機砷,但微量的無機砷可透過維生素C作用轉變為有機砷。因此建議大家,一天可吃一至兩碗的新鮮蔬果,補充維生素C,增強自身抵抗力及抗氧化力。

去郊外旅遊、露營或爬山時,雄黃也常被用來當作驅蛇、驅蟲的法寶,但林中英博士回應,其實蛇主要依靠氣流及溫度判斷外界,嗅覺並不靈敏,基本上不可能聞到或接觸到雄黃粉,因此灑雄黃粉或雄黃酒並沒有什麼用。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也補充,根據消防隊資料,雄黃跟石灰基本上都沒有驅蛇的功效。

端午轉運習俗:五色線、五色食物化災納福

開運達人依玲老師也在
臉書粉絲專頁特別介紹五色線、五色食物的轉運法,她說,青、紅、黃、白、黑五種顏色,代表五行的木火土金水,建議利用這五種顏色的線結成五色繩,「男左、女右」繞在手腕,或是佩戴具有五行能量的天然五色石飾品,平時隨身佩戴便能保平安、招來福氣,甚至對自己的貴人運也有幫助。至於五色食物,也是代表綠色、紅色、黃色、白色、黒色,吃這幾種顏色的食物或蔬果就可以了。

端午節是轉運除穢大好時節!下一頁看該怎麼用對「午時水」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