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早安健康/藍若水報導】因本土案例確診數增加,疫情亮起紅燈,搶購風潮似乎又蠢蠢欲動,除了口罩、酒精,泡麵也是熱門商品,12日自政府「封城」方案一說傳出,晚間即有民眾發布賣場泡麵區幾乎空無一物的照片。
只是泡麵雖然美味平價,但在大眾印象中等同不太營養、會致癌的垃圾食物,不過根據專家表示,泡麵的健康問題在於長期食用,導致營養均衡不夠和慢性疾病控制的影響,基本上,掌握加青菜、控制頻率和麵體選擇的吃法關鍵點,還是可以吃得相對安心。
目錄
加工過程、成分撇除直接致癌疑慮
吃成木乃伊是泡麵的「都市傳說」,老一代的人通常認為泡麵添加許多防腐劑,也容易致癌。對此,毒理學專家、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曾在《對抗毒物萬用術》一書中提到,目前廠商在泡麵加工的過程中,基本都是以油炸或烘乾的處理取代防腐劑的添入,另外再以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,降低泡麵含水量、抑制細菌生長。
此外,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曾表示,就泡麵包裝上來看,其添加成分均符合政府規定,不太會有直接致癌的風險。
營養均衡、慢性疾病控制才是注意點
不過,泡麵被分在「垃圾食物」的原因,主要在於調味包鈉含量偏高,一包可能就超出成年人每日攝取量1500-2300毫克的限制,對於血壓穩定和腎臟功能有問題的族群較不友善。
另外,營養太單一也是需要考量的部分,顏宗海表示,泡麵主食為麵,是全碳水化合物,缺乏人體所必要的蛋白質、纖維質等營養成分,長期且頻繁食用會有營養不均衡的危機。
減少泡麵的「不健康」可以怎麼做?下一頁看更多